第47章 挂职生涯告一段落_重生之官路青云
疯狂小说网 > 重生之官路青云 > 第47章 挂职生涯告一段落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47章 挂职生涯告一段落

  虽然是起初是无意之举,但薛明在白京市改革委产业发展处的挂职工作中,成绩斐然的同时,也为自己从政之路的伯乐李司长,带来了新的突破。

  而这种突破的长远意义,并不局限于当前眼下李司长借势促成的,国家能源工作领导小组的组建成立。

  在这个高规格领导小组被赋予的,阶段性历史任务完成后,其后续长效性、事务性的工作可能会由改组为政务院直属的国字头委办局来承担。

  而李司长作为其中排序靠前的副组长,就有了极大的竞争优势,在现在超规格配备的领导小组组长,这位大佬完成任务退出后,从而正位这个国字头委办局的一把手主官。

  作为政务院直属的局级领导,李司长俨然已经置身于一条通向副省部级单位党政首脑的光明大道。

  刚刚前文已叙,这种突破的长远意义,不仅限于此。全国一盘棋,中央到地方,工作之间永远是联动的,其影响的扩散效应也在白京市开始慢慢显现。

  白京市作为非直辖市,也非经济体量巨大的省内城市,陈书记虽然贵为市委书记,但也暂无资格进入甘州省常委的领导班子。

  借助伟业商贸一案的侦破,以此树立典型,白京市为根据地,以规范市场秩序,建立能源、资源发展新思路为主题。

  率先成立规格对等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,实现了与国家下派的指导组之间的工作对接。

  将伟业商贸案情的负面效应压到最小,配合政务院领导小组的工作思路,描绘起了一个崭新的甘州省未来发展蓝图。

  陈书记与李司长的无缝衔接,打了一个漂亮的时间差。

  在甘州省主要领导还在以,应对恶劣突发事件的整改思路来组织工作时,其被动响应式的擦屁股举动,自然跟政务院领导小组的工作思路衔接不上。

  这是犯了政治站位不高,将帅无能累死三军的重大忌讳的。

  而白京市和陈书记的工作,第一时间就契合了上级领导的思路。危机危机,危难之中寻找机遇,其手段高明,高下立判。

  白京市作为甘州省的一员,陈书记也就为甘州省委的领导们重新赢回了上级领导的印象分。

  甘州省委自然也就顺水推舟地为陈书记的专项工作小组做了升格,成为省委直辖的专项工作组。

  陈书记也自此打开了通向封疆大吏之路迈向巅峰一步的上升通道。

  对接政务院领导小组的工作,虽不过一个月的时间,省委已经开始运作起来,组织部长的案头已经摆放着了紧急编纂成文的推荐意见。

  所以这第二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潜在影响也逐渐显露出来。

  李司长父亲与陈书记虽有共事之谊,提拔之恩,但毕竟李司长父亲已经超脱出尘,离开了地方工作。以后身居庙堂之高,就是放眼全局,轻率不得。

  这种共事之谊,提拔之恩,会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衰减,会不会因为陈书记迟迟无法跨出跃升至副省部级这关键一步,而与当初的伯乐间隔过远,逐渐失去了联系。

  如今这一切的担忧和疑虑都不复存在了。陈书记会更加坚定地团结和围绕在领导身旁,上下同心,协力报国。

  长征是宣传队,长征是播种机。薛明在地方工作中打下的这颗楔子,就是一切的源头。

  而如今可能已经到了要结束这段挂职之旅的时候。

  在李司长带着工作组下地方的这段时间,与陈书记、薛明,三人都在白京市,常有正式非正式的碰面。

  这一天,就由李司长开口提出了这个话题。

  “薛明,说说你的学业情况吧。陈叔,你还不知道吧,咱们的这位小诸葛,大二学期还没结束,就快要毕业了。”

  小诸葛是最近李司长打趣薛明的外号,一开始本想叫他小程咬金,取其威力无穷三板斧的含义。

  薛明虽然老成,但少年人心性却还未完全褪去,不禁叫了一声屈。后来还是陈书笑着说了句公道话,外号改成了小诸葛,蕴含着对薛明未来期许的意味。

  面对突然提起的学业问题,薛明也是一阵愣神。

  进入大三大四的课程后,专业课居多,薛明应对起来不费什么力气,向学校申请考试获取学分,穿插在挂职工作的闲暇,一直在顺利推进,但一直都不是思考的重点。

  薛明脑袋里划拉了一下目前的学分情况,还真是如李司长所说,大二上学期就已经可以达到毕业的学分要求了。

  感受到李司长对他的重视,连如此细枝末节还挂在心上,薛明心中也是一暖,说道,

  “报告领导,陈书记。我刚刚想了想,确实学分已经修够了。我对计算机新技术比较感兴趣,启蒙地早了点。领导也给了很多机会锻炼,在学校参加的科研任务,领导还是评审主席呢。”

  陈书记听后就是一番由衷的感叹。薛明与他的孩子年纪相当,即便身居高位,说到这类话题时,也脱不开父母长辈的视角代入。

  李司长继续深入,但看似转了一个话题,说道,

  “学业这块,薛明还给我立过一个军令状呢,说要两年毕业,现在看来这个任务也要超额完成了。”

  薛明心里咯噔了一下,领会出李司长不会无意义地抛出这个引子,重点肯定在后面的话题,于是他主动接着军令状的话题说道,

  “没有领导的栽培,也就没有我的今天。陈书记,有幸结识领导的时候,领导问过我以后的发展想法,我一直有志于从政,就如实说了。”

  “而从政之路道阻且长,我自知跟领导也是如同云泥之别,这个军令状与其说是学业方面的考验,不如说是给我一个机会,检验下自己够不够资格来到领导身边服务。”

  陈书记慢慢听出了味道,笑而不语地看着两人。

  李司长听后,又跳跃式地起了新话题,

  “听说再过两三个月各级单位的选调生考录工作就开始了。时移境迁,以现在的情况来看,薛明如果走选调的路子,陈叔您觉得是主攻中央,还是地方呢?”

  陈书记笑意更浓,推辞了一句,前程大事,岂敢轻易断言。

  随后就听薛明坚定地回答道,

  “我还是那句话,领导对我的知遇之恩、栽培之情无以言表,这都是时间和经历积累起来的。再者,我还没入门,年少肤浅,如果说错了,两位领导别笑话。中央选调和地方选调,我总感觉无论如何是不是也要往上争取一下?”

  李司长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,继续说道,

  “薛明,我记得你之前还是更倾向于实务性工作的嘛,现在在白京市起步做的也很好,陈叔在此关照,其实也是一番好去处。陈叔,你不知道,之前这小子真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,对着政务院办公厅和改革委这两个天家机关,都敢纵论一番。”

  说完不待两人答话,李司长又发出一句亦真亦假的感慨,

  “说是天家机关高,我却还想寻寻根,有机会像陈叔这样造福一方百姓,方不负报国为民之愿啊。”

  陈书记也不知道如何相劝。确实登高必须根基深,一方党政主官的履历几乎是天上星辰的必备资质。

  另外在这个改革开放的,城市化、工业化、现代化建设的大发展时代,一方党政主官指点江山、泼墨成卷的施展空间也确实更大一些。

  但这一切都急不得,而且李司长的从政之路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,他也并不缺地方根基的力量支持。

  李司长得到薛明还是会一如既往地坚定向自己靠拢之后的答案后,其他的感慨问题可能暂时真的没有什么明确答案。

  不过薛明则出人意料地,在这种沉默中,说了一句让两人皆惊的话,

  “领导,机会会有的。不妨关注下大部制改革,我想它的意涵不只机构精简那么简单,国家治理结构的科学化、现代化,除了融合以外,可能更需要多方面的交流。”

  句尾落在交流二字上,含而不露,恰到好处。

  难道党政工作经验贵为一切工作之首的格局,未来会为之一改?

  薛明的话让众人在心头默默泛起了涟漪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fkxx.cc。疯狂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fkxx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